燃油燃气锅炉制造专家专家,73年经验铸造品牌 - 火狐平台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火狐平台
火狐平台
联系我们

火狐平台

服务热线:

技术支持:

邮箱:service@zbgboiler.com


火狐平台

背着氧气瓶动手术!突发地震已返沪休假的上海干部立刻回到日喀则

日期: 2025-02-11 作者: 火狐平台

  “我今天一直在手术台上,一共做了10台手术。”昨天,上海市第十批医疗人才“组团式”工作队队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单宇说。

  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造成重大人员受伤或死亡。地震发生后,原本按照计划已经返沪休假的第十批上海干部和“组团式”医疗队立即响应,主动请缨,相继在两天内全部返回日喀则人民医院的工作岗位。

  “我们中午刚到日喀则,下午就上了手术台。”1月8日中午1时多,刚刚抵达的日喀则的单宇和同事们立即赶赴医院,此时,从县乡转运至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重症人员已经陆续抵达。由于患者多以外伤为主,后担任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的单宇立即进入手术室,与胸外科专家通力协作完成了一台长达3小时的双侧严重胸外伤急诊手术。

  同样在日喀则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批医疗人才“组团式”工作队队员、上海龙华医院肿瘤六科副主任医师单孟俊也在ICU里忙碌着。“这次灾后救治,咱们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我刚到那天,就跟着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直奔ICU。”目前,单孟俊和刘清泉已为地震受灾70余名病人开了方子,通过汤剂、针灸等多种形式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效果显著。

  “很多患者吓坏了,我们会格外的注意地震受灾患者的情绪,语气缓和,用聊天的方式询问病情,尽量不提起受灾经历。”单宇说。

  单孟俊(左)和单宇和记者说,有一些医生刚上高原不适应,需要背着氧气做手术。李楚悦 摄

  在第十批上海医疗团队抵达的两三个小时后,另一支12人组成的上海医疗队伍也到达并立即投入灾后救治工作。这是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浩领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和华山医院组成的12人队伍。这中间还包括骨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等方面的专家和医护人员。队伍在1月8日清晨5时半出发。与医疗队同机抵达的救援物资还包括棉衣、棉被、冲锋衣、睡袋等保暖设备。

  此行队伍中,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狄建忠是主动请缨要求前往灾区的。作为第八批上海市援才,他曾在由上海市援建的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工作过三年,并一手推进完成了“创三甲”的工作。2008年,他还曾赴四川参与汶川地震灾后救援。时隔数年,狄建忠和医疗队别的队员一同重返曾经工作的地方。

  “从收到任务到组建队伍准备出发,一共只有半小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赵重波介绍。华山医院的队伍中,有4位医生都在疫情期间有过援鄂经历。相较于之前的援鄂经历,队伍里唯一的女性,华山医院肾病科医生鲁琳说:“有过这样的经历,这一次的心里的底气要比上一次更足。”

  上海与日喀则手足情深三十年,日喀则市内五县为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也是由上海团队一批批接力建设而成。对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和上海力量来说,灾后救治都是一场“大考”。

  “从去年7月份起,我们坚持从‘输血’到‘造血’的理念,帮助提升当地医疗水平。每个月除了我们给当地医生开展培训,也要求他们自主讲课,启发思考。事实上,这次救灾中,当地的抢救水平显著提升。”单宇说。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医疗队队员孟申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担任装备科主任,此次救灾中他负责医疗设施和耗材物资保障,“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向日喀则引进了SPD(耗材供应链管理)系统,这次震后救治过程中,得益于这样的储备,也为前线的医生提供了有效保障。”

  目前,上海市第十批医疗人才“组团式”工作队24名队员和紧急集结的12人医疗队仍共同奋战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各个科室。

  西藏定日6.8级地震遇难同胞悼念仪式今天(1月13日)上午9时30分在受灾最严重的长所乡举行。参与救援的和武警官兵、消防救援人员、公安民警、医护人员、青年志愿者及有关企业员工、干部职员、震区群众代表数百人,脱帽肃立,向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

  今天是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的第七天。1月7日上午9时5分,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地震震级高、烈度大,造成126名同胞不幸遇难,27248户房屋受损,其中倒塌房屋3612户。地震波及定日、拉孜、萨迦、萨嘎、定结等5个县26个乡镇206个村(社区),约6.15万名群众不同程度受灾。

  目前,407名群众成功获救,4.75万余名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当前,西藏正全力统筹好临时安置和过渡期安置,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上一篇:康泰医学单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机获批用于缓解打鼾

下一篇:卡罗拉扳手灯怎样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