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芦溪县宣风镇珠亭村人民调解员阳昌绍(中)为珠亭村的百姓宣讲民法典知识。新华社发
9点33分,两位当事人到齐,坐下来聊。9点42分,法官助理熊倚雯开始打印笔录,调解成功。两位差点反目的朋友在调解协议上签完字后,一起有说有笑地离开了。这是记者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人民法院阳昌绍诉前调解中心看到的一幕。
烦心变顺心、难题变易题、阻力变合力,芦溪县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愈加浓厚,一幅乡邻和睦、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
“2023年12月3日,星期日,雨。晚上桥头村村民陈某到我家里咨询公司拖欠工资一事。”
“2023年12月5日,星期二,晴。今天早上我与珠亭村党总支书记胡金平、宣风镇司法所黄云发、颜某某家属赶到新余市渝水区调解交通事故。双方达成协议,无异议。”
全国劳动模范、芦溪县人民调解员阳昌绍每天用手机写日记,把调解过程记录下来,每当年底打印成册,足有厚厚一大本。2022年12月31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年以来,为做到公平公正调解,我到河北沧州、浙江宁波及广东等地,累计走访群众680余人次,收集群众诉求260多件,化解信访事项190余件。”
在芦溪县,活跃着一群人民调解员。每一个调解员的工作记录都和阳昌绍的日记差不多,交通事故、钱款纠纷、邻里矛盾、夫妻离婚……附近人有烦心事,都可以找调解员说道说道。调解员“两头走、三沟通、四处奔波”,讲法律、讲道理、讲人情,如果调解成功,大家签一个书面调解书,就能省却一桩官司。
为切实发挥人民调解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非消极作用,践行“服务为民”理念,创新发展“枫桥经验”,芦溪县建立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现有乡镇级人民调解委员9个,村(社区)级人民调解委员会132个,人民调解员534名,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151名,实现专职人民调解员全县全覆盖。这支队伍,在化解矛盾、宣传法治、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乡村里,人们习惯口头约定,很多事没有合同,到后来有了纠纷各说各话。其实有理没理、该负什么责任他们心里都知道,但是呛着说话,事情就容易闹僵。他们也知道走法律程序耗时费力,这时候有人调停一下,讲清楚法律依据,他们就愿意接受调解。”阳昌绍说,2023年有40多件准备起诉的案件的当事人找到他,如今已书面调解成功27起。
多年来,阳昌绍调解处理各类案件1000余件,制止突发事件、件4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为农民工追讨赔偿200余万元。2015年,芦溪县司法局推动调解工作专业化、品牌化,在珠亭村成立了“老绍之家”——集人民调解、普法教育、信息咨询于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工作室。
“我们法院有1名专职调解员,27名特邀调解员。”芦溪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文溪介绍,“阳昌绍是省级调解专家,诉前调解中心以他的名字命名,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够发挥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实现调解在先,将大量可调矛盾纠纷通过诉前调解进行化解。”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芦溪县宣风镇竹垣村,晚霞映在袁河河面上,芦苇丛丛、草木丰茂。隔河相望的两个村子小楼座座,宁静而恬淡。竹垣村党支部书记甘龙胜说:“现在两个村已无矛盾,还修了桥,互相来往就几步路的事。”
袁河是芦溪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竹垣村在袁河边上,河对岸是宜春市袁州区西村镇的张坊村。20多年前,因有一段沙洲归属不清,两村矛盾不断,后来因采河砂导致矛盾升级,两村村民打架斗殴,甚至互相不允许嫁到对方村子的女儿回娘家,怕“通风报信”。
在已故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杨斌圣调解下,双方终于达成协议,订立了维护正常生产秩序的合约。从此,两岸村民化干戈为玉帛,不仅再也没再次出现过纠纷,还共同出资加固了河堤。这是芦溪县调解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
春风化雨解民怨,和谐乡邻泯恩仇。2011年7月开始,芦溪为逐步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同步建立160个杨斌圣群众工作室,成为当地化解社会矛盾的“减压器”。如今,十几年过去,县里进一步规范完善调解工作体系,调解工作室虽然换了名字,但参与维护一方和谐的人更多了,贡献也更大了。
宣风镇组建“彩色”调解团。党员、调解员、心理咨询员等“三员一家”组成“红色”调解团,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人员组成“蓝色”调解服务队,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肖玉玲等先进典型及青少年、妇女代表组成“绿色”调解团。乡亲们说:“调解团接地气,很尊重多方意愿,对于调解结果我们很服气。”
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专家的“传帮带”作用,芦溪县从专业相关知识、工作经验等方面做综合评价,积极开展调解专家评选活动,选聘出15名县级人民调解专家,其中有4人入选市级调解专家库,1人入选省级调解专家库。
“用基层常见案例以案解法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是调解员培训的重点。”芦溪县司法局局长陈光萍介绍,2023年该县组织县级及以上人民调解员培训3期,各乡镇组织培训20余期,培训人员达400余人次。
“矛盾纠纷发生在群众中,化解矛盾纠纷的密码也在群众中。全覆盖的各级网格增强了群众基础,要让群众力量参与进来,让群众从‘看法多’到‘办法多’,用群众议事的方式把意见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矛盾纠纷的发生就会慢慢的少。”芦溪县银河镇司法所副所长沈剑说。
沈剑从2011年开始兼职调解工作,现在司法所整面墙上挂满了群众送来的致谢锦旗,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
芦溪县坚持预防在前、防治结合,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六进”活动,进入企业园区、医院、学校、网格等宣传摸底。据介绍,2023年1月至11月,芦溪县共开展人民调解“六进”专项活动矛盾纠纷排查340余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20余件,开展法治宣传40余次,进入园区企业组织以劳动法、合同法等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法治讲座2次,开展人民调解法治课堂31次。
“调解工作,怎么说话很关键。”芦溪县上埠镇党委委员方绍宁说,“我刚工作第一次去调解时,没讲好一句话,差一点引起误解。”
为提高工作上的能力,方绍宁通过自学拿到法律专业本科文凭。“依法处理问题,一方面调解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小了;另一方面,对调解人员的业务要求提高了。”方绍宁说。
芦溪县的调解工作,不仅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与探索。该县将人民调解、普法宣传、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衔接,有力助推了当地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文溪介绍,芦溪县人民法院与各部门、各乡镇等加强对接,推进诉前调解,努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比如,芦溪县是电瓷产业大县,法院和地方政府合作成立电瓷行业解纷服务站,涵盖该县电瓷企业143家,服务站运行后大幅度的提升了电瓷行业纠纷双方达成调解的概率,为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陈光萍介绍,芦溪县的调解工作正在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品牌化则是鼓励调解员探索自己的工作法,比如阳昌绍等人就是“品牌”调解员;专业化则是针对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近年来成立了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法院诉前调解委员会、婚姻与家庭调解委员会、物业管理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目前在推动信访、校园纠纷、交通事故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成立。
记者了解到,2023年萍乡市县两级法院诉前调解各类纠纷14071件,调解成功11165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近80%。
“专业化有利于在组织、人员及机制建设等方面对调解工作进行规范,充分的发挥调解及时有效化解各行业矛盾纠纷的基础性作用。”陈光萍说。